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優勢領域發力 推進海洋強港

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香港位於中國三大海洋經濟圈中的南部海洋經濟圈,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應該發揮本港基礎科研及航運中心的優勢,積極參與並促進國家海洋經濟發展。

 

海洋經濟前景廣闊,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海洋經濟2030》報告,展望2030年,無論從增加值,還是從就業的角度來看,許多海洋相關行業的增速都有潛力超過全球整體經濟的增速,而且預計到2030年,海洋行業更可提供大約4,000萬個全職工作崗位。近年來,國家着力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發展科技創新能力逐漸增強。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和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發佈的《2023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中,科技創新指數為124.2,比2021年增長2%。人才隊伍規模亦逐漸壯大,研發人員數目較去年增長7%。同時,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每萬名海洋研發人員發表海洋科技論文和專利授權的數目分別比去年增長2%和2.8%。

 

着手生物醫藥研發  打造海洋新產業

香港作為國家支持建設的國際創科中心,應以海洋科技創新的產業鏈帶動海洋經濟發展。當局2022年公佈《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發展參與海洋科技創新,但具體措施寥寥無幾,僅表示曾與福建省在海洋科技方面深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

 

海洋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前沿領域。實際上,自上世紀198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均分別制訂了海洋科技發展計劃。在國際層面,海洋高科技發展有五個重點領域,分別是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生態系統模擬技術、海洋油氣資源高效勘探開發技術、海洋環境觀測和檢測技術,以及海底勘測和深潛技術。

 

鑒於香港基礎科研及醫學研究具有傳統優勢,加上海洋生物醫藥具有極高營養價值和市場需求,我認為香港可從海洋生物技術的方向着手,在生物製藥和環保等領域尋求發展空間,爭取創新突破,形成新產業。與此同時,面對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周期較長、研究風險高,以及藥物在研發過程中缺乏客觀評價標準的挑戰,政府可考慮牽頭搭建海洋生物產業服務平台,加快海洋生物醫藥研究技術管理平台和創新孵化器的建設,做好支撐服務。因應廣東海洋經濟總量已連續28年位居全國首位,擁有先發優勢和規模效應,香港應與廣東省攜手合作,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型海洋科技,以至整體海洋經濟,包括航運貿易、郵輪旅遊和生態保育等多個方面的協同發展。

 

做強航運專業服務  提升國際競爭力

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可以在推動國家海洋經濟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然而,面對國際和區域內的競爭,香港航運業的國際排名一路下滑至第四位,位於新加坡、倫敦和上海之後。未來,政府應找準發展定位,與區內其他港口協同、錯位發展。

 

“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香港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香港擁有成熟的海事法律、仲裁、保險、船舶管理及融資等專業服務。其中,香港更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指定的四個仲裁地之一及全球第二大的保險中心,國際保障及彌償組織的13個成員協會中,有12個在香港設辦事處。政府應做大做強航運專業配套服務,積極推廣優勢服務的國際認受性,拓展使用高端服務的客戶群。同時,香港又擔當超級聯繫人的樞紐角色,有能力協助大灣區內地涉海企業“走出去”,推動航運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和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