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驅動再工業化開拓發展新路向

過去十年,香港的經濟增速緩慢,問題癥結在於傳統支柱產業增長乏力、經濟結構過於單一。特區政府應具備宏觀和遠大的目光,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深度強化創科產業鏈,推動“再工業化”發展,長遠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在黑暴、新冠病毒世紀疫症、中美博弈等夾擊下,香港自2019年第三季開始,曾經歷連續六個季度的經濟收縮,是有記錄以來最長的衰退期。在經濟陷入低谷之時,更凸顯香港傳統支柱產業增長乏力、經濟結構過於單一的弊病。香港經濟要長久繁榮,應積極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優勢和機遇,以建基於區內創科產業鏈合作發展的新思維,加大力度扶助本地“再工業化”發展,為經濟增添增長點。在較早前的立法會會議上,有一項主題為“啟動本港‘再工業化’發展的新階段”的議員議案,好讓一眾關注經濟發展的議員發表意見。

 

產業結構過於單一 “再工業化”帶動經濟轉型

近年特區政府推動“再工業化”的定調是“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但是不需要太多用地或勞動力的先進製造業”,以借助智能生產線,生產高產量、高質量的貨品,提升香港製造業的競爭力。當日我在該項議案辯論發言時指出,香港已具備雄厚的創新和科研實力,“再工業化”對於進一步刺激研發需求、推動工業升級轉型、培植經濟新增長點、創造高端就業、增強社會流動力等,均有巨大潛力。

 

然而,要真正讓“再工業化”成為突破經濟增長樽頸的動力之一,關鍵在於要有具策略性的政策規劃。政府近年在基建、人才、資金、科研等方面落實不少支援政策,例如推出資助生產商設立新智能生產線的“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科技培訓的“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等。平心而論,這些政策措施的確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發揮上述所提及的潛力,仍有一段距離。為免政府及工商業界對“再工業化”的美好願景淪為空談,當局必須以新思維,跟上新形勢作出改變。

 

首先,正如我數年前已提出,要成功推動“再工業化”,政府必須拿出應有的氣魄,推出更全面的支援措施,包括為企業增聘海內外科研人才提供資金補貼、進一步提升中小企研發開支免稅上限等。除了營造友善的創科氛圍,當局亦應在重振製造業方面多下功夫,例如引入稅務、勞力供應、政府優先採購等便利措施,以增加企業投資製造業的誘因。

 

訂立客觀指標量化“再工業化”的經濟貢獻

除了要有更宏觀、遠大的眼光,當局更宜訂立指標,利用數據量化及跟進“再工業化”的發展狀況,以及對本地經濟貢獻。不過,局方早前回應議員要求訂定製造業在本地生產總值所佔份額為目標時,僅表示已把相關的績效指標訂定為“扭轉其下降趨勢”。這個說法顯示當局在推動“再工業化”這個議題上,欠缺氣魄和視野。我期望不久將來能有一套更全面和客觀的指標出台,成為鞭策當局推動“再工業化”發展的動力。

 

善用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協同發展創科產業鏈

更重要的是,國家於今年三月發佈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已表明會聚焦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深化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香港位處粵港澳大灣區之中,特區政府應積極把握資源優勢和機遇,以建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產業鏈合作發展的新思維,審視和調整現行只着眼於純粹在本地推動“再工業化”的方針。就此,當局應探討容許企業研發開支扣稅安排,適用於企業在內地進行的研發項目;同時利用自身在法治、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優勢,為基礎科研、中游轉化提供出路,推動“再工業化”。

 

科技發展和經濟自由化是一把雙刃刀,雖能夠帶動商機、創造高端的就業機會,但亦使地區之間的競爭愈趨激烈。特區政府必須急起直追,審時度勢,不斷思考如何讓“再工業化”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穩,為香港的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