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4月
企業“疫”境求變:數碼轉型

新冠肺炎肆虐,不少企業為求減低感染風險,紛紛安排員工Home Office,令遙距辦公成為熱門的抗疫話題。企業通過遠端桌面、視像會議及雲端存取等方法,令業務在緊張疫情下繼續進行,亦締造數碼轉型契機,長遠提升企業競爭力。
 

 

政府一直鼓勵企業作數碼轉型,以提升競爭力,惟不少企業因種種原因,不願意踏出第一步。直到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形勢發生一百八十度轉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因抗疫需要,不少機構都實行遙距工作安排,嘗試後發現並不如想像般困難,以前不懂遙距桌面的員工,現在也逼着學懂了。一場疫症,變相加速了香港的數碼轉型。”

 

說到數碼轉型,一般認為是通過創新科技帶動業務發展,但事實上不只如此。黎少斌解釋,真正的數碼轉型,是要令整體業務、營運模式發生本質上蛻變,“企業的數碼轉型就如一條毛蟲蛻變成蝴蝶,整個形態和過去截然不同,但若企業卻步改變,頂多是爬得較快的毛蟲。”

 

抗疫加速轉型 成業務拓展契機

黎少斌續指出,因應疫情發展,來自企業的查詢明顯增多。例如曾有瑜伽導師查詢,如何在疫情下利用新科技繼續業務?“我們建議用Webinar的形式授課,雖然無法現場指導動作,但最少可維持與學員的溝通。其實坊間有很多健康軟件,如配合最新的科技,其實是一個轉型的契機,令客戶接觸面擴大,在疫情過後更有助拓展業務。”

 

其實遙距辦公尚有眾多好處,例如通過各種遙距辦公軟件,就算不在公司,甚至身處外國亦能處理公務,並即時作出決策,這對管理層而言尤其重要;此外,遙距辦公更打破聘請人才的界限,如數據科學家這類適合遙距辦公的職位,該人是否居港並不重要,“如招聘範圍局限在香港,選擇較少,如把目光放遠到內地或外國,靈活性將大大增加。”

 

黎少斌解釋,不同企業對數碼轉型的需求不同,但大體來說數碼轉型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減少紙張使用,把所有文件電子化,令業務可通過電子形式進行;第二是最重要的數碼化,令整套工序可通過遙距形式進行,使營運更具效率,甚至改變整套商業模式;而第三個層次,就是公司的人才和文化需積極配合轉型。“當然企業如有疑問,可隨時與生產力局聯繫,我們會因應企業的具體情況,給予轉型的建議。”

 

科技減省成本 善用政府支援

實行遙距辦公,不少企業最擔心是成本問題。黎少斌指出,應用新科技,其實反而有助減省成本。“香港的租金高昂,不少銷售、客戶服務員大部分時間在外工作,是否真的需要每人一個座位?加上一些遙距工作的員工,座位的使用比例可縮小,例如100名員工,只需設60個座位,變相節省租金成本。”

 

隨着科技的發展,科技基建的開支已大大降低,很多雲端服務都可以月租的形式獲得。而政府的創新及科技基金亦設有多項資助計劃,例如科技券計劃,支援企業更新硬件和軟件,上限40萬元;而企業支援計劃(ESS)則支援企業的科技研發,申請上限1,000萬元;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RTTP)則資助本地僱員接受高科技培訓,可資助認可課程的三分之二費用,每間合資格企業在每一個財政年度的資助上限為50萬元。

 

黎少斌期望,企業可善用各項資助,加速數碼轉型,而政府亦會加強推廣,令企業更容易取得支援,“過去我們大多透過企業的查詢,再作出支援,形式比較被動。今年初我們‘中小企資援組’(SME ReachOut)的支援小隊開始投入服務,主動拜訪各大商會、機構,以Road Show的形式宣傳各項資助計劃,期望更多中小企可從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