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8月
西九文化區 藝文再飛翔

西九文化區佔地約40公頃,總樓面面積達約85萬平方米,是香港重要文化基建投資,區內多項世界級藝術及文化設施主要文化設施包括戲曲中心、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已經開放,有助支持、推動和強化香港文化藝術形象,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大都會的地位。

 

 

 

 

馮程淑儀:打造世界級藝術文化樞紐

西九文化區規劃了多項世界級藝術及文化設施,包括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戲曲中心、自由空間和藝術公園,並配合連串豐富的展覽和節目。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強調,西九文化區具備充足優勢發展為世界級的綜合藝術文化樞紐,這無疑將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地位。

 

兼具藝術啟發和商業創意

馮程淑儀指出,西九文化區是特區政府一項策略性投資,藉此支持及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局方恪守使命並建設世界級博物館和表演藝術場地,將文化區打造成充滿活力、全民共享的藝術文化樞紐,孕育和舉辦來自世界各地一流的藝術文化節目,實現推廣藝術、培育人才和拓展觀眾的目標。

 

推廣藝術文化是長遠的任務,結合商業策略才能達致可持續發展。馮程淑儀表示,要善用西九文化區的藝術文化資產和商業發展潛力,制定全面業務及收入策略,凝聚市民大眾學習和體驗藝術文化之餘,亦要發掘商機,使它成為能提供多元體驗的“Culturaltainment”文化區,兼備啟發藝術文化和商業創意的元素,提供品牌價值。

 

地標建築展現獨特文化特色

馮程淑儀認為,一個城市的地標式建築,不但體現經濟實力,也展現其獨特文化特色,“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既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亦具有全球視野,令這座城市具備揉合中外文化精萃的獨特文化底蘊。"

 

西九文化區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馮程淑儀指出,近年建設了不少地標性文化藝術設施,在構思建設過程中特別銳意讓藝文設施融入公共空間。此外,最近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其外觀設計擷取中國古代藝術文物造形的精髓,而在空間規劃方面則回應了紫禁城建築的一大特色“中軸線之概念"。

 

與周邊藝文單位發掘合作機會

面對疫情挑戰,局方需長時間關閉場地及多次延期和取消節目,以遵守各社交距離措施,影響營運和短期收入。儘管如此,西九兩個表演藝術場地包括戲曲中心、自由空間的的使用率分別達74%及80%,西九文化區業務增長強勁,尤其去年第四季,區內餐飲零售的收入比過去12個月增加80%。馮程淑儀有信心文化區的業務在後疫情時代有更好表現。

 

尖沙咀一帶本身已建有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中心等,隨着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馮程淑儀認為,尖沙咀一帶將形成博物館群,預計可為遊客帶來獨一無二的文化旅程,“我們可在旅遊、社交媒體宣傳及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博物館和藝術文化單位探討更多合作機會,提升本地、內地及海外觀眾對東西方藝術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吳志華:一路走來殊不容易 冀振香港文教經濟

除了負責儲藏城市的基因,博物館還能教城市氣質蛻變,繼而化成城市無法略過的風景一幀。就如今天,我們已不能想像沒了羅浮宮與奧賽博物館的巴黎是怎樣的光景。博物館是城市的一襲華衣,早前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下稱“香港故宮”)開幕,香江衣櫥恍若又添新裝。

 

五載籌建 好事多磨

歷時五載,耗資約35億港元,近千件故宮文物赴港展出。“香港故宮”七月甫開幕,已成城中熱話,其後八月份的13萬張門票更旋即售空,說是“一票難求”亦不為過。看到今天萬頭攢動的熱鬧,或許未必能想像籌建過程的艱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回憶過去數年的篳路藍縷,不少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黑暴’期間,有建築材料因封路而無法運送,結果要改用船運。”又例如博物館採用的展櫃玻璃,是購自一家意大利公司,連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羅浮宮的展櫃都由他們造。“我們希望為文物配上最好的保護,但可惜疫情爆發令運送出現了不少變數。”在諸多阻滯之下,“香港故宮”終可如期開幕,且未有超支,吳志華實在深感欣慰。

 

文物珍稀 保費高昂

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慷慨借出914件文物,吳志華表示感激。他透露,這些珍貴文物的展期由一個月到超過一年不等,部分文物更需輪換展出。因為某些古代書畫一類的紙質或絹本文物,對光照、溫度及濕度極為敏感,一旦在港展出過後,就要陸續回到北京故宮“休眠”數年。

 

來港展品之中,有166件更達“國寶級”。展品珍貴如斯,保險費也變得極為高昂,甚至全球沒有一間保險公司能獨力承擔,結果須由多間公司承保。吳志華說,加上“香港故宮”自負盈虧,平衡各方因素後終決定收入場費。但他也強調,“香港故宮”逢星期三免費開放,當局亦會預留約15萬張門票招待基層社群參觀。

 

不是北京故宮的分站

博物館是歷史記憶的載體,也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因此,吳志華不希望“香港故宮”只是展示北京故宮文物的一所分站。“我希望可以用香港人的眼光演繹故宮文物,以嶄新的形式來講文化故事。”他更透露,文化交流也是“香港故宮”創立的一個重點,故稍後將與外國博物館合作,展出歐洲皇室文物。更將與外國出版社合作出版書畫書,並於外國博物館同步發售。

 

教育也是“香港故宮”着重發揮的一大功能。吳志華透露,目前“香港故宮”地下低層設有“故宮學堂”作為教育中心供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未來更考慮推出“流動文物醫院”,致力走進社區,到不同學校介紹文物修復的情況,並邀請學生一同修復文物。

 

吳志華更指出“香港故宮”有其經濟價值。他以北京故宮近年文創產品熱賣,年收入可高達十數億人民幣為例,指出這些產品其實大有可為,足成“香港故宮”借鑑。“我們可以物色香港設計師,設計具有香港特色的故宮文創產品。”他更透露會與本地旅遊業界合作,培訓導遊,組織參觀“香港故宮”的本地遊,為未來迎接外國旅客做好準備。“期望香港故宮可以成為本地文化及社會經濟平台,放射不同產業,為香港文教經濟均帶來裨益。”

 

上述內容為本會青委會舉辦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全面睇”專題午餐會之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