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7年8月
債券通肯定香港聯繫人角色

繼滬港通及深港通,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早前亦正式開通。債券通適值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推出,有何深遠意義?為內地及香港的金融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保障境外人民幣持有者享有自由支付、結算及投資權益屬基本條件,故一個開放而具效益的人民幣債券市場絕對不可或缺。本會常務會董、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湧海指出,國家開發銀行早於十年前已在港發行首隻人民幣離岸債券,掀起“點心債”投資熱潮,由2007年全年發行金額只有100億元人民幣,至2014年全年激增至2,500億元人民幣,八年間增幅達25倍。

 

具收益率、流通性和安全程度優勢

“然而,其後人民幣滙率受美國放棄量化寬鬆等因素影響而出現逆轉,令‘點心債’市場由高峰滑落,勢難滿足人民幣加入SDR籃子貨幣後持續增加的國際投資需求。”謝湧海表示,適時開通的債券通為境外投資者帶來直接投資於內地債券市場的機會,一則其市場規模高達66萬億元人民幣,流通量大;二則中國坐擁3萬億美元外滙儲備,市場風險低;再者,相對近乎零利率的歐洲和日本,以至美國等主要貨幣債券,內地債券的收益一向較高,在普遍投資者最關心的三大事項,即收益率、流通性及安全程度方面,均極具吸引力。

 

提到債券通於香港回歸20周年後首個交易日推出,謝湧海認為這標誌着內地與本港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為內地資本市場開放踏出重要一步,而正值回歸20周年的時機實行,更有助肯定及加強本港擔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同時令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及人民幣離岸樞紐的重要地位得以提升,別具意義。

 

債市拓融資平台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隨着債券通實現內地債券市場與全球金融市場對接,聯同滬港通及深港通的“三通”齊發,使內地與本港市場的互聯互通,全面由股市覆蓋至債券市場。謝湧海直言,境外機構投資者自此可通過香港買賣內地債券;內地亦能透過香港進行全球資產配置,拓展融資渠道,同時引領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踏足國際市場。凡此種種,皆充分展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包括法律體制和市場監管都與國際接軌、市場具一定深廣度,備有豐富投資理財產品可供選擇,以及完善培訓致使金融人才輩出等,正因如此,香港能夠屢次在環球金融危機中迅速復甦,足證風險管理出色,成熟市場會經得起考驗。

 

債券通由結算及交易兩方面組成,謝湧海補充,結算安排採用由金融管理局營運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這套國際結算系統行之有效,早與香港的港元、美元及歐元支付系統聯網,使資金與債券結算能同步在香港時間進行,消除因時差帶來的結算風險。“債券通的開戶手續和合規要求都會由CMU處理,助境外投資者可更便利地參與內地債券市場,亦可望為香港帶來更多與結算託管、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相關的金融服務需求。”

 

投資直接簡便、靈活度高

除了“點心債”,境外投資者在債券通開通前尚可通過QFII、RQFII及內地銀行間債市的直接投資渠道(CIBM Direct),投資於內地債券市場。但謝湧海不諱言,QFII及RQFII具額度限制,在投資配置上一般為股多債少,參與者多為獨立機構投資者;而CIBM Direct設報備機制,審批程序亦較繁複,境外投資者除須到內地開戶外,更要預先向相關部門呈報其計劃投資額,有需要委託具國際結算業務能力的代理人完成備案及開戶等手續,同時不可將資金投放在香港,而是要全數注入內地帳戶,因而須面對外滙管制。

 

“相對而言,債券通可直接透過香港的CMU系統投資於內地債券市場,免除開戶及審批的繁瑣程序,也毋須經代理協助申請及報備,從中節省不少時間和金錢。”謝湧海強調,更重要是香港沒有外滙管制,境外投資者於出售債券套現後,可隨時將資金調撥至其他地區的投資項目,靈活度高。

 

機構投資者、散戶俱受惠

謝湧海續說,在債券通推出初期,參與其中的機構投資者以兩大類別為主,其一是坐擁大量資金的長綫投資者,如中央銀行、養老基金及國際機構等,冀將部分資金分配到較穩健的國債及評級較高的企業債之中,在長綫投資安排下跑贏通脹;其二是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基金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藉債券通買入及賣出高息票據等息率較高的產品,為客戶帶來更高投資回報或更多元化的理財產品。

 

有人指“北向通”開通後只容許機構投資者參與,以致散戶無法受惠,謝湧海相信,現時經債券通投資於內地債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不乏提供ETF或保險產品的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及保險公司,散戶可透過由這類公司開發的資產管理產品,以間接方式參與債券通,從而有機會獲取更高回報。

 

債市規模龐大具吸引力

“如前所述,內地債市規模高達66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惟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債券總額只有8,000億元人民幣,僅佔內地債市比重約1.2%。”謝湧海又稱,截至去年底,內地未償還的債券總值約為8.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70%;同期的美國債市約為35萬億美元,佔GDP約200%;日本則為11萬億美元,約為GDP的250%,根據投資比例以至債市GDP百分比來看,內地債券市場的發展潛力相當雄厚。

 

謝湧海預期,債券通將可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藍圖提供重要的融資平台,作為國際融資中心的香港亦可望作出更大貢獻。至於“南向通”何時推出,則須取決於人民幣滙率進一步穩定,以及如何避免內地龐大資金湧至,或會對規模較小的本港債市帶來衝擊等重點事項,待適當時機便會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