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10月
港深優勢互補建大灣區創科旗艦

香港和深圳之間從來不是零和遊戲,在共同推動創科產業上更是優勢互補。香港雲集多間區內著名大學,於科技成果開發及人才培訓方面毫不遜色,而深圳是內地的創新創意之都,港深於創科領域的合作實乃雙贏之局。

 

徐立之:港深創科合作屬“天作之合”

中央銳意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各地在人才交流、創業孵化、科研設施、創科融資及成果轉化等範疇,開展深度合作。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認為,香港應善用上游研究的優勢,與高科技製造業中心的深圳達致優勢互補,以抓緊這個有助本港科研全面發展的重大機遇。

 

借力業界助上游研究落地

香港坐擁世界一流學府,匯聚本地以至海內外的頂尖科研學者,歷年在上游及基礎研發上累積豐富經驗,奠下穩固根基。徐立之指出,上游研發是指由大學及企業研發機構進行的研究,屬所有研究項目的源頭,傳統上是香港一大強項,在全球學術領域享負盛名。

 

如何將上游研究轉化為落地的應用項目,則需經過技術轉移的中游工作,香港在這方面卻仍需努力。徐立之闡釋,“近年教資會將大學教授發表學術論文數量,視為升遷的重要指標,使學術界普遍醉心將研究寫成論文,令不少研究止於紙上談兵。惟最近教資會逐步調整有關升遷指標,冀有助大學將科研轉化成應用項目。”

 

至於下游的產品開發工作,徐立之期望學術界可加強與業界合作,以提升成效,“經技術轉移來到落地的下游環節,未必再適合由教授跟進,因他們從事學術研究,習慣追求perfect solution(完美解決方案),惟營商需不斷優化,不可能有完美方案,故應交由具經驗的業界接手,將更多卓越的研究轉化為利潤豐厚而又能造福人群的應用技術或產品。”

 

各司其職推動科技創新

徐立之指出,科技創新必須具備上、中、下游三大環節,並由院校、政府與業界各司其職、緊密配合,互相合作及交流,方能卓然有成。“很多人誤將‘創新及科技’與‘科技創新’混淆,兩者其實不盡相同。‘創新及科技’中的創新,可廣及企業、政策、貿易及市場上的創新,卻不一定有科技元素;至於‘科技創新’則與科技掛鈎,大多透過學者開展上游研發工作,再利用相關技術轉移,開發適用於市場的產品。”

 

徐立之續指,大灣區內多個城市的下游產品開發工作,均具一定規模和成果,香港應善用其上游研究優勢,與其他城市加強合作,同時從中汲取經驗,取長補短,推動科技創新。

 

港深合作創互利共贏

曾幾何時,香港與深圳是前店後廠的關係;時至今天,深圳已化身創科產業中心,擁有充裕的資訊科技人才,發展一日千里。徐立之強調,香港應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與深圳結成合作夥伴,將本港大學的科研技術轉移,結合深圳的高科技生產能力,締造雙贏局面。

 

“香港在上游研發卓具優勢,也能做好投資融資平台的角色;深圳近年則在創科產業發展上甚為耀目,其中下游產業化方面表現尤為亮麗,在大灣區搭建的平台下,兩地在創科發展的道路上可說是天作之合。”

 

而位處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既是香港最大型的創新科技平台,也是香港與內地創科研究的重點合作基地。徐立之透露,曾向行政長官建議,由不同院校共同合作,在該處設立一所生物醫藥科研中心,現正進行籌備工作。“日後該中心的學者將專責前期研發工作,再與深圳等鄰近的大灣區城市配合,透過當地的製造基地,將有關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進一步達致互利共贏。”

 

 

黃錦輝:深港創科發展連成一線

近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科發展,不論是《施政報告》還是《財政預算案》都有所着墨。然而,香港經濟產業一向以金融和專業服務為重,創科產業發展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中央銳意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透過與深圳等灣區城市的優勢互補,香港創科產業可望升級轉型。

 

調整創科政策推動下游發展

近年特區政府於科研初創領域的投入可謂大刀闊斧。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觀察到,自創新及科技局於2015年成立後,創科政策出現較大調整,轉為推動下游產業,以拉動創新科研發展,“與過去專注推動上游產業的理念有所不同,下游產業更着重創造市場對於創新科技的需求。”

 

黃錦輝坦言,過往政府只集中將資源投放到大學進行研究,這種模式維持十多年,但成效不彰,“以前的觀念是有麝自然香,若科研成果吸引,便吸引到商界投資及應用。但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並不足夠。”

 

為進一步推動下游產業發展,黃錦輝指出,近年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包括投放資金推動創業、推出創新科技券鼓勵企業應用創新科技,並鼓勵政府部門把創新元素加入招標程序等,不論對企業還是科技提供者都是有益。而本港創科產業GDP佔比,近年由0.76%倍升至1.5%,雖仍遠比不上鄰近城市如深圳、廣州的增幅,但已是一大進步。

 

河套區提供創科理想平台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成大灣區城市着力推動的目標,與香港一岸之隔的深圳、廣州,在創科及製造業發展上更是一日千里。黃錦輝認為,香港與深圳、廣州以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存在互惠互補的關係。

 

《綱要》亦提出推動深港共同合作,打造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黃錦輝形容,河套區將三地的物理距離拉近,為整個創新科研生態提供理想的運行平台。“現時當香港的科研要落地時,往往需要深圳的人才製作原型系統,並進行開發測試。但就我所見,現時不少人都是‘偷雞’,讓深圳的人才以自由行名義到香港工作,省卻申請工作簽證的不便。未來河套區落成後,便可容許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在裏面工作,到時合作將更快便利快捷,有助促進產業的長足發展。”

 

形成“前研後產”生態圈

黃錦輝形容,當中廣州、深圳及香港更可形成一個“前研後產”的生態圈,“深圳在應用科研方面實力強勁,亦擅長培育初創企業;廣州則是全國產品的集散地,擅長製造生產;香港則擁有一流的學府,在基礎研究上表現卓越,因此三地可互補不足,首先由香港進行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再由深圳製作原型系統並進行測試,最後交予廣州進行量產。”

 

“廣州作為全國生產的集散地,可助創科產品推出至全國內銷;深圳則可培育初創公司;而香港則可讓科技產品推出國際市場。”黃錦輝認為,整個研發的過程,香港、深圳及廣州就好比三個關卡,首先由香港發展出技術,再由深圳反覆測試實證,並將技術落地,最後由廣州為產品進行量產,三地互相合作之餘,更可為技術的落地及應用提供下游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