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7月
斲琴工藝薪火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琴,一直是文人雅士抒發心聲的樂器,並因其悠久歷史而被稱作“古琴”。原來與古琴相關的藝術除了演奏外,還有琴譜解讀和造琴,合稱“琴、譜、斲”。斲(音“琢”),有斫削之意,而斲琴,就是擇良木斫削成琴的藝術。

 

自古以來,“琴、譜、斲”三者俱擅長的人不多,大多只專注其中一二,而浙江的徐文鏡則三者俱善。1949年,徐文鏡因治療眼疾而來港定居,機緣之下,將斲琴的藝術傳授予蔡福記中西樂器製造廠的少東蔡昌壽。浙派徐氏一脈的斲琴藝術亦在蔡昌壽的手裏紮根香港,至今蔡昌壽已將斲琴技藝傳授予50多人了。

 

非琴人不教 口傳心授

一輩子都與樂器作伴,蔡昌壽最為鍾愛始終是古琴。在90年代初重疾痊癒後,蔡昌壽在琴友謝俊仁的鼓勵下,向琴人傳授斲琴工藝,而“非琴人不教”更是蔡昌壽一直堅持的原則:“不懂得彈琴,就不會懂得分辨琴的優劣。”

 

當年,徐文鏡以手代目,確認琴面的弧度,又以叩聽琴坯不同部位的音色來指導蔡昌壽,口傳心授他斲琴的要領。“口傳心授”四個字卻是多年來技藝凝煉的精華,蔡昌壽親斲逾250餘床琴,修復歷代老琴逾百,當徒弟遇上各種問題時,他一一從旁解說,引領他們追求更高深的技藝。

 

通曉“九步九通制”才滿師

“世上沒有兩塊完全相同的木頭,所以斲琴人要變通,發揮木材的特性,斲成有人性的作品。”這就是蔡昌壽的理念。

 

跟隨蔡昌壽學習斲琴20多年的徒弟,蔡昌壽斲琴學會副會長關嘉匯亦補充:“我們選擇以一個群體傳承的模式,延續蔡師父的教育,稱為‘九步九通制’。按‘斲琴九步’分類,同學需達到九個‘通’,才算初步滿師。”所謂“通”,就是能夠在該斲琴步驟靈活變通,並得到全體長輩的一致認可。不恥下問,正是這種群體傳承的方法:“不通”的學生向“通”的長輩、同學求教,達到“通”的就有責任指教其他同學。

 

資料庫程式:口傳課本

蔡昌壽斲琴學會成立於2011年,致力延續和保育斲琴古法。其後於2015年,獲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拍攝紀錄片《蔡昌壽師傅送給廿二世紀斲琴人的六十課》。歷時三年,就在紀錄片完成那年,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蔡昌壽正是其中一位。

 

“我們拍下了60課的實況,撰寫成一套供下一代斲琴導師參考的‘口傳課本’。這是一部‘活’的課本,是一代導師傳給下一代導師的見解及論述,內容將會不斷增加。”關嘉匯解釋,“口傳課本”的骨幹是一個電腦資料庫程式,將60天攝錄的片段詳細標籤、分類、註釋,讓日後的導師得以參考前人的觀點,並可新增新的註釋。拍攝三年間,其實我早已為每課的錄影片段作了初步註釋。

 

關嘉匯強調,斲琴不是簡單的工藝,需要窮一生時間精神磨練學習,並在工作枱上親歷種種挫折及接受導師的批評,才能融會貫通。因此,我們只開放“口傳課本”給斲琴導師,並嚴禁未通曉技藝的學生觀看,“我們希望,未來的學生不是一知半解、錯漏百出的網上學藝一族。”在他看來,“九步九通”並不是終點,而是享受斲琴藝術的起點。

 

透過電影覓古琴知音

古琴文化也許有點曲高和寡,但靠着一輩又一輩的古琴狂熱分子,依然傳承至今,而蔡昌壽與一眾徒弟正合力點起這一支長明的火炬。蔡昌壽斲琴學會除了為斲琴導師製作傳承的“口傳課本”外,更將60課實況的部分內容製作成同名電影。該電影在今年5月,先後放映了兩次,並陸續將中英雙語字幕的電影光碟派予全港大學、中學圖書館。

 

關嘉匯補充:“我們目前還在製作電影的國際版本(包括日語、法語版本),打算於今年9月起向全球推廣。今年9月,我們又將與祖師爺徐文鏡先生及徐元白先生的孫兒 — 當代浙派琴家徐君躍、徐燕飛及徐思杭,一起在杭州徐元白先生的故居同門團聚,而電影的普通話版本首映亦將同時舉行,希望能覓得更多知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