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6年4月
官學攜手領創科

楊偉雄:盼創科發展聚焦三個領域

 

中國正在落實今年開局的“十三五”規劃,當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大力支持的“雙創”(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中國製造2025”,有助推動國家邁向全面小康社會。創新及科技局於去年成立,欲把握國家發展的機遇,為本地經濟創造價值。

融入關鍵為標準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早前到訪北京,與工業及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會面,提出在“一帶一路”、“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等策略下,內地與香港將加強創科產業的交流合作。他提及有關會面時形容,“懷部長與香港科技界有緊密聯繫,與羅范淑芬等人常有交流。” 

楊偉雄表示,那次會面主要環繞香港和內地如何融入世界。他認為融入的關鍵是標準。“現時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標準,例如大數據、智慧城市等的標準,香港可以發揮作用,讓內地融入世界。”楊偉雄解釋,香港熟悉西方標準,能幫助國家設立更接近西方的標準。“希望有一天,中國的標準就是全世界的標準。”他說道。

楊偉雄指,發展創新科技最重要的兩個元素,是標準和平台,若兩方面均有優勢,則無往而不利。在十三五規劃下,內地鼓勵雙創,楊偉雄與工信部會面時建議香港和內地建立一個有關雙創的交流平台,讓內地企業與香港的國際水準接軌。

中港兩地同步升級
楊偉雄指,“互聯網+”可分為大數據和物聯網,能有效推動內地經濟發展,香港要想的是如何協助本地企業家進入內地市場。他認為,現時內地了解香港企業家的長處,期望他們引進創新概念,創造更大價值。

李克強總理於去年中提出“中國製造2025”,預期至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大國”晉身“製造強國”。近年中國勞動成本不斷上升,難以繼續支撐勞動力密集的工業發展,因此需要提升工業水平,帶動經濟轉型。楊偉雄表示,兩地正在思考如何一同“升級”,以及其中的分工。“有些產業不適合香港做,因為地方不夠,所以應考慮一部分於香港做,一部分於內地做,結合雙方優勢。”

建立平台完善生態鏈
在推動雙創方面,去年底香港首次舉辦國際創客節,邀請逾千名內地創客來港交流。楊偉雄形容,他們與香港創業思維不同,但同時亦能從本地創業家身上學習,希望將來兩地創客能定期交流。楊偉雄構思,每年舉辦訪問團,邀請本地創客到北京跟內地大企業交流;每年在港舉行的國際創客節繼續邀請內地創客來港交流,有助雙方互動合作。
 

 

楊偉雄:科技屬於世界 交流有助提升

 

政府作為領頭羊,已率先在《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等公佈各項推動政策。今年政府提出的創科創投基金、院校中游研發計劃、創科生活基金等,皆以長遠發展為目標,促進創科生態環境發展。例如20億元的院校中游研發計劃旨在透過投資收入,資助院校進行重點科技領域的主題研究,以推動大學進行更多中游及可轉化作應用的研究。楊偉雄指,“那些高層次的基礎研究必須進一步化為中游的研究,將知識轉移到社會發展上。”

不少學者曾指出,本地學者的科學水平達世界一流,不過在技術轉移上未能追上,令研發成果的經濟價值未能完全展現。楊偉雄不認同這種說法。“今天市場是全球化,不能只看香港市場。別人買了你的科技,你也能買他的科技,這才是交流。科技是世界的,跟知識一樣,要交流才能提升。”

創新必要有市場
他坦言:“創新這東西,並非最好便一定贏,最重要的是市場。”他續指,即使產品創新、質素高,若自己沒能力將之發揚光大,交予他人開發也未嘗不可。他認為,只要將眼光放遠一點,科技的交流長遠終能幫助香港發展。楊偉雄堅信,政府要做的是令本地創業者得到更多機會,更容易起步,但始終任何創業者最後都要面對全球化競爭,“這一定要他自己幫自己”。

透過20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楊偉雄期望,隨着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善用其專業知識、網絡及經驗,協助創業者達致成功。他又指,未來會透過政府間的合作,建立更多交流平台,向本地創業者和科學家提供資訊。在研究方面,他認為吸引世界最尖端的科研機構來港非常重要,藉此提升香港的科研水平,展現“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楊偉雄早前於立法會表示,創新及科技需政府、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官產學研”充分合作,共同發展。他形容,這是一個良好的創科生態系統。

創新聚焦 成功可望
創新科技雖無邊無際,楊偉雄卻希望社會能聚焦三個領域:機械人、智慧城市及健康老齡化。他指,香港在這三方面的發展有需要,也有優勢。機械人方面,楊偉雄指香港技術先進,在港大、中大及科大皆有研究;而且機械人是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的重要元素,本地需求殷切。智慧城市方面,楊偉雄認為本港的城市管理非常出色,值得自豪,有條件大力發展。而老齡化方面,香港為世界人口老化問題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他相信若把健康老齡化的概念發展得宜,既能解決本地問題,亦能創造價值。身為創科局局長,他表示,局方的責任是引導和促進創科發展,包括提出大方向、提供基建、交流平台等,起領頭作用,往後則須依靠各界合作。

楊偉雄表示,透過官產學研相互合作,最終期望香港出現獨角獸公司,即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我們現在很努力,希望幾年之內可以有獨角獸,這對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將有很大的啟發作用。”他形容,目前已有公司相當接近。“看看GoGoVan,在數碼港的孵化計劃下成長不足兩年,最近一次估值已達1.5億美元。再看看WeLab,估值已差不多到三億美元。你想想,這些大公司都是香港人創辦的,那絕非不可能的事。”

 

 

徐立之:創科發展值得期待

 

香港有不少科學家享譽國際,本港卻未有於國際創科界立足之地。姑勿論美國創科搖籃 — 矽谷,環顧亞洲,韓國、日本、台灣、甚至印度皆走在香港前面。

生態圈比經濟圈重要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指出,香港的科學並不落後於韓國、台灣等地,只是由創新科技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相對少。他認為香港經濟好是原因:“賺錢太容易,炒股炒樓已可賺錢,錢搵錢比技術容易很多。”不過他表示,如此模式難以長久,“因為投資有盡頭,始終要靠新的產品。”

他指出,投資科技與科技股不盡相同,後者只是買賣股份賺錢,而前者則以科技發展新經濟。他認為,香港創科條件充足,不論科學、教育、資金、法制等客觀環境,“每個環節單獨來看都相當理想”。但他指出,促進創科發展需要生態圈(ecology)環環相扣。他笑稱,現在的eco-並非生態,而是 economy(經濟),只想着如何賺錢,環節之間缺乏連繫。

香港化學家支志明是香港首位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得主,他和團隊開發了可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嶄新材料,有關知識產權獲韓國企業三星收購。徐立之形容,香港的創科上游和基礎科學成績相當不錯,但技術轉移方面則力有不逮,反而讓跨國企業捷足先登。此外,發現 OLED 的美國物理學家鄧青雲同是香港人,讓徐立之對香港的科學發展充滿信心。

交流平台孕育創新
徐立之表示,過去香港忽視長線投資,因此難以支撐長期經濟發展,錯失很多機會。然而,他樂見目前社會上的創投基金及天使投資日趨普及,讓有志者不論老少皆能加入創新大軍。去年10月,馬雲旗下的阿里巴巴推出“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出資10億協助本地青年創業,便是一例。徐立之更指,部分有心人如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不定期舉辦科技早餐會,聚集不同界別人士集思廣益、分享新知創見。

徐立之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師友。因為創業不只是一腔熱誠、意念創新便會成功,其中還需要營商、推銷、管理等經驗。眾所周知的創業搖籃矽谷的成功,其中一大原因是資源集中、交流平台完善,即使是普通咖啡店亦能撮合投資者與創業者。他指出,坊間的共用工作空間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過去五年由幾家發展至40多家。這些創業社群提供創業家互相交流的平台,例如CoCoon便成功凝聚近萬名創業者、投資者及程式開發員,有助推動初創企業發展。

政府支援循序漸進
民間的創業氣氛濃厚,不論大學生、投資者皆躍躍欲試,政府亦乘勢成立創科局,並提出再工業化等理念。於2016年《施政報告》,政府首次讓創新及科技獨立成章,投放於創新科技產業的資金達47億,其中佔20億的創科創投基金,將以配對形式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扶助本地創科初創企業;另設五億創科生活基金,鼓勵應用創科以改善市民日常生活。

然而,徐立之認為,資源投放仍有待進一步提升。他指出,香港政府於公共研發撥款佔本地生產總值不足1%,與鄰近地區和國際城市有差距,例如深圳投放近4%,北京更達6%。他笑言:“正如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形容,我們當然希望政府給500億。”但他亦明白發展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徐立之:商界投放不可或缺

 

至於商界投資,徐立之認為本地企業於研究發展上未見積極,不同於跨國企業如三星、谷歌等皆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在部分國家如以色列,非政府投資甚至超出公共研發開支。這是否更有利發展?徐立之認為視乎不同地方情況而定,例如新加坡政府在創科的投資明顯高於民間投入,分別在於該地政府如何看待創新科技。

徐立之身為科學家,固然重視創新科技。但這個前港大校長同時身為教育家,更深明教育為社會繁榮的基礎。這正是創新科技生態圈不可或缺的一環,徐立之認為,今日本港大學的創新發展不俗,但創業仍未蔚為風尚,原因在於社會並不鼓勵。他期望,港科院能推動更多企業投資自家研究,提供研究職位,這些畢業生才有出路。

橫跨部門協調機制
除了港科院,去年底成立的創科局同樣為本港創新科技發展立下里程碑。局長楊偉雄就任後稱,該局將負責制訂全面的創新及科技政策,結合“官產學研”,促進經濟發展。徐立之認為,官產學研四者難以割分,必須緊密合作。

“是否一個局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當然不是。但這可以提供一個橫跨各部門的協調機制。”他觀察到現時社會對創科發展裹足不前,主要關乎制度問題,尤其是有關撥款的評審機制。早前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研究報告建議所有新的科研撥款經由研究資助局(RGC)發放,領導這個研究的徐立之認為,今日由RGC評審科研撥款的機制行之有效,相反政府的創新及科技基金(ITF)則缺乏評審人才。他指出,後者說的應用研究與前者說的基礎研究事實上沒有分別,“學者同樣知道哪些發明有市場價值。”

港科院於去年12月5日正式成立,創院院士包括27名國際知名學者,規格之高,前所未見。徐立之直言:“要做就要做最高規格。”他解釋,若只是成立一家普通科技公司,即使表現如“香港科學會”般出色,國外科研機構亦不視之為對口單位,往往難以有緊密的溝通和合作。透過港科院,他期望能表揚本地往績彪炳的科學家,並讓年輕人有前人足印可望可即,對未來更有把握,從而鼓勵更多年輕人入行。

年輕人應追隨熱誠
徐立之認為,今時今日已再沒有多少工作能保證一輩子安穩,年輕人只要做到自己喜愛的工作,對社會有所貢獻,已經很有意義。他形容,走科研、創新的路比入醫學院做醫生更難行,因畢業後找工作亦非易事。“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最重要是追隨自己的熱誠,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開心。”他這樣勉勵年輕人。

在港科院未來發展上,他希望學者更多面向社會。“我們將會開展更多聯絡工作,科學家應更多向社會展示自己的發現,促進交流和科學普及化。”不過徐立之又指,這屬於長遠發展,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時間慢慢培養整個文化風氣。而且他認為,快速達成的成果往往不能生根,曇花一現,亦非香港之福。他以烹煮米飯為喻:“總不能常常掀蓋看熟了沒有,否則一定不熟。”他希望市民能相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