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5月
建築新法 蔚然成風

對於現代建築大師路德維希 密斯 凡德羅而言,“建築簡單如兩塊磚頭的小心堆砌”。時至今天,新一代建築師依然醉心於鑽研不同材質的配搭與組合,混和嶄新理念,開創出劃時代的建築風尚。

 

黃天祥:綠色建築與環境共融

古羅馬建築先賢維特魯威曾言:一棟好的建築物須具備實用、堅固、美觀三大要素。斗轉星移,現代建築於這基礎上又增添可持續性此一重要考慮,以應對全球暖化危機。作為建築師對環保訴求之回應,綠色建築遂應運而生。

 

科學家預計,本世紀末海水水位可能上升逾一米,部分城市可能被淹沒,導致數以千萬計人口流離失所。觀乎本港近年風季,不少地區遭遇海水倒灌,本會會董、有利集團副主席黃天祥認為,此非偶發現象,如對氣候問題置之不理,承受苦果的還是大眾。

 

歸根究柢,暖化問題之肇因還是人類活動。黃天祥表示,由於本港製造業式微,故九成用電量與六成碳排放量均來自建築,比一般城市多近一倍。故此,他認為要緩解氣候問題,推動綠色建築刻不容緩。

 

綠色酒店節能六成

何謂綠色建築?雖然各地定義標準有異,惟一般而言,綠色建築意指在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盡量減少對環境影響,同時促進用戶的身心健康。據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之評估準則,涉及的範疇涵蓋六方面:用地與室外環境、用材、能源使用、用水、室內環境質素、創新。黃天祥表示,即使是相同範疇,因應不同城市的實際狀況,着眼點亦有所分別。例如如何減少駕駛私家車是選址的一個重要考慮,但外國着眼於附近有否單車泊位,而香港則偏重有否公共交通工具接駁。

 

有利集團是業界應用綠色建築技術的表表者,旗下香港蘇豪智選假日酒店就因節能高達60%,而榮獲美國綠色建築議會的LEED、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BEAM Plus等四個本地及國際最高環保認證。該酒店旨在以最少電量為住客提供舒適住宿體驗,例如酒店住客於洗澡時往往需要大量熱水,考慮到燒水耗能不少,該酒店便善用冷氣機在製冷過程中產生的餘熱,透過熱泵裝置收集後用於熱水裝置,再加上酒店設有全港最大的太陽能熱水收集器,差不多在毋須額外電力的情況下,滿足住客的熱水需求。此外,酒店房內設有大量動態感應器,透過人工智能辨識住戶的位置,控制冷氣與燈光;同時又利用軟件每15分鐘量度大廈周邊的溫度與濕度,調節大廈水溫與室內溫度,減少耗用非必要的能源。

 

回報可觀 投資未來

節能以外,有利集團亦逐步推行無木建築。傳統上,建築牆柱前須先行紮鐵,釘合木板圍繞再注入水泥,因此耗用木材甚多。黃天祥表示,集團於1990年代便開始發展預製組件技術,委託工廠預先生產出所需組件,再運至工地組裝。由於模具以鐵製取代木製,達成無木建築的目標,亦減少建築廢料。他又透露,目前與市建局合作發展的橡樹街項目,更進一步考慮住戶的健康生活,故在平台上設計約400平方米的緩跑徑,周邊翠綠環繞,讓住戶於鬧市中仍能體驗綠色生活。

 

環保物料與裝置難免衍生額外成本,不少企業為之卻步。黃天祥卻不以為然,因為即使在商言商,綠色設計的回報仍相當可觀。以蘇豪智選假日酒店為例,他起初期望用於節能上的額外成本能於四年內回本,結果只比預期多一個月便達成目標,長遠更帶來多達20%的回報率。“綠色環境並非成本,而是一種投資。除了商業上的投資以外,亦是對下一代將來、企業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佈局的上佳投資。”

 

發展綠色社區

目前香港綠色建築面積已超過1,860萬平方米,黃天祥預期,今後綠色建築之發展將不僅限於個別大廈,而是構建整個綠色社區,例如規劃中的東大嶼都會便值得思考如何建立綠色社區。他認為,未來需進一步推廣至私人市場,但推動上的最大難處在於既有建築物太多,業主未必有改變建築現狀的誘因。但他肯定政府為合資格節能建築提供稅務優惠,讓業主在減稅的同時享有節能帶來的回報,有助鼓勵大廈翻新時採納綠色建築技術。

 

此外,兩電亦津貼大廈安裝光伏板,有助業主縮短回本期。他又留意到,大眾對節能成效的認知普遍未見透徹,長遠而言,他建議參考外國經驗,立法要求大廈公開電費,一經比較,綠色建築在節能上的優勢則彰明較著,成為發展商改變的誘因。他相信,有賴各界參與,本港方有望成為人與環境和諧共融的綠色都市。

 

 

鄺辰道:鋁材預製屋成建築新潮流

近年香港積極引入組裝合成建築(MIC,即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其“先裝後嵌”的概念,可大幅減少人手密集和需時的工序、工地廢料,符合綠色經濟的原則,去年《施政報告》亦提倡此建築新模式。“AluHouse鋁遊家”是香港唯一的合法組裝合成建築的本地建造商,其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鄺辰道積極倡議鋁材預製式房屋,有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的問題。

 

組裝合成建築是指在廠房中預先製造獨立的“組裝合成”組件,再將製成品送到地盤組裝的建築方案。由於組件所有製造工序都在工廠進行,遂大幅減少地盤建築廢料,剩餘的鋁材亦可即時交回工廠回收,減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建材配角變主角

“MIC技術在外國流行已久,只是用鋁材的MIC我們是全球唯一的建造商。要令鋁材華麗轉身,由配角變成主角的過程絕不簡單,我們看中了鋁合金的特性,其強度和耐用度非常適合用於建築物上。”鄺辰道獨具慧眼,因應鋁材的特質,將其優點發揮出來。

 

鄺辰道採用鋁材作為建築材料原來不足十年,他憶述:“2012年,我們開始研發鋁材的組裝合成房屋,當時我的想法是先由茶居開始轉型。傳統上,MIC採用木製的組件佔大多數,但我們身處華南地區,天氣比較潮濕,木構建築物容易發霉和被蟲蛀,增加了維修成本,故想到先用鋁合金來試做茶居。”結果,不僅工廠員工對製成品感到滿意,亦獲得很多人的讚賞和鼓勵,鄺辰道從此便認真研究鋁材建屋。

 

具備“快、好、省”優點

事實上,鋁材廣泛應用於不少行業,包括運輸業的交通工具、建造業的門窗及玻璃幕牆、工業的散熱器、電子零件、太陽能發電板,甚至飲品的鋁罐等。但鋁材較其他金屬輕,或許大家疑問鋁製的房屋能否經得起香港風季的考驗?鄺辰道坦言,這無疑是技術上一大挑戰,“當鋁經過加工後,會變成鋁合金,其密度和強度便會增加,而鋁合金的軟硬度還可調校,適合各項建材的要求,而且香港政府對MIC的要求比傳統建築嚴格三倍,我們又是唯一通過政府屋宇署認證的香港公司,大家可以放心入住。”

 

雖然鄺辰道的家族經營鋁材多年,但在研發用鋁材建屋過程中遇上不少挑戰,“我從小便接觸鋁工業,對鋁的特質有一定了解,但用鋁來建屋的先例卻少之又少,何況建築業對使用鋁的要求比工業用途嚴格得多,創新應用,殊非易事。”他表示,鋁合金組合屋由第一代研發至現在的第七代、由低層到高層,過程中屢有困難,如鋁合金有不同的軟硬度,要根據不同建築結構,選用鋁材,十分講究。

 

鄺辰道強調,鋁製的組裝合成房屋具備“快、好、省”的優點,研發初期需時一個月,製成品方可完工,由於技術不斷改進,現在只需七天便能完成,大大降低時間和人力成本。“利用MIC建屋能節省建築時間達四成。香港人工高,而且建築業人手不足,改用MIC正符合業界的需求,還可解決現時對房屋的逼切需要。”

 

生產規格更精準

雖然建造時間縮短,但安全度卻提高了。鄺辰道指出,由於組裝合成房屋在工廠生產,有較嚴格的品質管理,在防火、防水和防風等設備方面,都較傳統建築方法更為精準,而且鋁合金是非常堅固的材料,也甚少出現漏水、火警的情況。有人認為鋁合金的變化單一,但他表示,只要在鋁材表面加工處理,亦能營造各種顏色和效果,如木紋、噴圖、石紋等,都可增加鋁材的質感。

 

鄺辰道在香港土生土長,他希望能以自己所長迎合香港人的需要,並認為鋁製的組合屋可作為過渡性房屋,以解香港房屋短缺的燃眉之急。隨着鋁合金MIC在香港愈趨普及,“鋁遊家”是香港唯一的MIC建造商,他有意將技術輸出外國,以期立足香港,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