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意見書
對《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重點意見

此意見書已於2017年4月28日提交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對《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重點意見

面對環球、內地及周邊區域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激烈競爭,本會認同特區政府必須適時檢討和更新香港的整體規劃與長遠可持續發展藍圖,以應對新經濟形勢轉變帶來的各種挑戰和機遇。當局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諮詢文件(下稱《香港2030+》),廣泛就土地、基建、產業、人力資源、科技創新以至生活環境等多個範疇提出深化發展建議,對鞏固香港繼續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有著關鍵影響。

 

本會早前就《香港2030+》進行討論,我們尤為關注增加長遠土地供應、促進產業升級轉型與創新、以及深化跟內地和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等規劃建議,並期望當局在這三方面予以進一步優化,相信對提升香港工商企業經營效率、改善營商環境可發揮重要作用。

 

1. 為本港長遠發展靈活儲地

土地是推動工商經濟、促進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元素和基礎之一。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本港的土地供應已不僅是「量」的問題,更重要是思考整體規劃的恰當性,能否配合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做到「地盡其利」。事實上,香港過去的經濟發展一直與土地發展同步向前。在20世紀60至80年代,沙田、屯門、荃灣等多個新市鎮相繼落成,提供了數以萬計公頃的土地;在1995至2004年的10年間,本港亦增加了約7,800公頃土地。然而,從2005到2014年,新增土地卻只有約1,100公頃,明顯出現土地供應追不上經濟發展步伐的情況。

 

本會認同《香港2030+》提出兩個策略發展區(「東大嶼都會」以及「新界北」),為香港提供1,720公頃的土地,以配合香港長遠房屋、經濟、基建及公共服務的需要。惟值得注意的是,這1,720公頃的土地,即使加上諮詢文件中提及目前已落實或已規劃約3,600公頃的土地供應,合計亦只有約5,320公頃,與1995-2004年間提供的7,800公頃土地相比似乎仍有不足。我們認為,從人口增長、長遠產業發展、以至多個商業核心區和經濟走廊的建設,可預視本港對未來土地有著龐大需求,而諮詢文件提出的新增土地似乎過於保守,為謹慎及長遠之計,政府應進一步提高土地供應的目標。

 

除了土地供應量的問題外,本會建議政府在新發展區的規劃方面,可汲取過去新市鎮發展的經驗。以屯門新市鎮發展為例,項目於20世紀70年代初動工,當初想法是希望新市鎮具備居住與工業功能,讓市民可以當區就業。惟自80年代開始,香港工業逐漸北移,工廠用地需求大減,但礙於相關法例的規範,在改變工業土地用途上遇到不少限制,令屯門居民當區就業的設計原意落空。因此,本會建議有關當局在規劃新區發展時,應更長遠考慮未來經濟形勢可能出現的變化,並採用較靈活的規劃方案。例如善用複合土地用途,即商業、工業及辦公室等混合形式,以保留部份土地日後按照實際情況轉變用途的彈性。

 

2. 提升產業多元發展功能

隨著環球經濟逐步邁向創意創新發展,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亦需要更多新的增長點,而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積極扶助新興產業亦是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然而,面對高昂的土地和經營成本,本港在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促進新興產業和初創企業發展方面受到不少掣肘。本會期望特區政府能善用是次制定長遠規劃策略的機會,積極把香港未來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升級的發展需要,融入策略思考之中。

 

在推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除透過創新科技園區的規劃、為產業提供優質配套設施外,當局亦可積極鼓勵將本地科研成果應用於實際城市設計之中,包括在建設「智慧城市」時,優先採用本地創新科技團隊的成果。至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建議透過增加相關土地的供應,既協助降低業界的營運成本,亦可配合文化旅遊的發展,融合本土特色,為產業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對於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本會認為有需要預留足夠的土地空間。以會議展覽業為例,增加場地面積、提升會場設施是促進相關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也為促進周邊的酒店餐飲、運輸、零售及旅遊等配套行業的長遠發展帶來效益。此外,欠缺後勤倉儲用地是目前本港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一大阻力;按照當局目前規劃,洪水橋新發展區已預留土地作為物流用途,惟該區的交通配套和便利性必須再進一步提升,才能配合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長遠而言,特區政府仍需審慎規劃更多合適的選址,為促進現代物流業的高效發展做準備。

 

3.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香港2030+》涉及未來30年的發展方向,本會認為有關當局在進行具體規劃時,必須要有超前的眼光,預視香港在2030年後,與周邊地區的互動關係。李克強總理在今年人大政協「兩會」首次把「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地位與功能,顯示國家對粵港澳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高度重視,這也為香港未來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本會認為《香港2030+》的規劃思維有必要積極考慮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願景和實際需要,抓緊龐大發展商機。

 

經濟發展方面,香港的產業如能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群的產業合作,將可發揮更顯著的協同效應。例如,大嶼山將會是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大重點,隨著港珠澳大橋的使用,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將更有利香港發展「橋頭經濟」,為香港零售、商務、旅遊、會展等支柱產業開拓新的增長點。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探討與廣東省和澳門政府加強溝通,透過政策協調與財政支援,鼓勵三地產業加強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分工合理、佈局優化的產業群,例如通過落馬洲河套區“深港創新及科技園”的發展,推動區內創科企業與傳統工業合作;澳門亦可加強在葡語系國家的商貿與旅遊業務聯繫,配合香港專業服務、市場推廣、貿易融資等優勢,共同拓寬灣區內的市場發展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帶動跨境人流物流的快速增長,對打造「一小時生活圈」有迫切需求,特區政府在跨境交通網絡建設方面必須進行更審慎的長遠規劃。目前,廣深沿江高速、深圳灣大橋、屯門至赤臘角海底隧道、以至未來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的落成使用,均為「大灣區連接綫」形成重要基礎。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策略中,香港將成爲重要的樞紐城市,亦可能改變市民的活動模式。例如,未來在機場及附近地區工作的人士,除了居於香港外,也可能選擇在珠海居住,以享有相對便宜的樓價及更大的居住空間。香港市民也可更方便地享用鄰近地區的娛樂資源。

 

本會認為,特區政府在推動跨境基建硬件建設的同時,亦要有良好的軟件配合,期望當局可積極推動簡化粵港澳口岸往來的通關手續,並探討放寬私家車申請跨境牌照的限制、實施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等措施,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做好交通配套規劃。

 

總括而言,《香港2030+》是本港未來發展的重要藍圖,期望特區政府在進行具體規劃時能善用香港既有優勢,結合周邊地區經濟和社會大格局,共謀發展。香港長遠發展亦關乎每一位市民的未來福祉,特區政府必須加強市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參與,在過程中增加透明度,給予社會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廣泛吸納各階層意見並爭取社會認同,攜手為香港未來建設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