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稿
中總冀《施政報告》支援業界拓展多元市場

中總冀《施政報告》支援業界拓展多元市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即將發表其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香港中華總商會期望《施政報告》能因應環球經濟形勢變化,為工商界提供適當的政策支援,防範貿易戰等風險,並加大對創新科技及其他優勢產業的資源投放,協助港商進一步開拓「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及東盟區域市場發展空間。該會亦認同特區政府必須多管齊下增加本港長遠土地供應,為工商經濟及社會民生穩定發展提供足夠土地資源。

 

扶助業界提升整體競爭力

中總早前向特區政府呈交《施政報告》意見書。該會會長蔡冠深認為,隨着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預計對本港轉口貿易、航運物流以至金融保險等產業的影響將逐步浮現,銀行亦可能進一步收緊信貸審批。蔡冠深歡迎特區政府近期為中小企應對貿易摩擦升溫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包括降低出口商保費、上調中小企融資擔保額等。他建議當局考慮推出「中小企特別應急基金」及優化現有「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協助流動資金緊絀的中小企應對市場衝擊。

 

面對外圍不明朗因素,特區政府應更積極推動本港經濟邁向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例如研究調高中小企研發開支免稅上限、為企業聘請科技人才提供資金補貼,藉此增加企業投資創科領域的誘因,長遠提升本地研發開支佔生產總值的比例。此外,當局應繼續支持其他優勢產業的發展,例如探討成立「仲裁發展委員會」、設立專門機構或跨部門委員會為本地文化創業產業提供政策支援等,全面提升本港整體產業競爭力。

 

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規劃

中總亦期望特區政府進一步支持工商界參與區域合作平台、開拓更多元化的市場發展空間。該會歡迎中央政府牽頭籌組「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突破性地讓港澳特區首長參與灣區頂層設計,透過創新機制整合粵港澳各自的制度特色和產業優勢,為大灣區發展制訂最理想的宏觀安排。

 

蔡冠深指出,中央早前已取消「台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規定及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未來亦會研究減低手機漫遊費用、實現跨境電子錢包互通等,有利促進灣區要素自由流動。他建議特區政府可進一步與內地探討放寬港商的市場准入條件、推行「專業資格互認」等措施,並儘快釐清港人於內地新稅法下的稅務安排,長遠研究落實「港人港稅」,以便利更多香港專才北上經商就業,推動大灣區發展金融、創新科研、高增值轉口物流、仲裁及專業服務等優勢產業中心。

 

開拓多元區域合作平台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一直發揮聯繫內地與海外市場的橋樑作用,加上本港金融及專業服務業與國際高度接軌,可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基建融資、項目營運管理、市場國際化等全面配套服務。中總建議特區政府加強聯繫絲路基金、亞投行等區域金融機構,推動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投融資平台。該會亦期望特區政府與中央商討擴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範圍,進一步帶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中總認為,特區政府應積極利用去年簽訂的《香港-東盟自貿協定》及相關《投資協定》,深化與東盟的經貿往來互動,協助香港工商界善用當地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開拓當地市場龐大發展空間。隨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望於今年年底前完成談判,該會期望特區政府主動爭取更多東盟成員國支持香港加入,進一步擴大本港商品及服務貿易市場網絡。

 

建立土地儲備支持長遠發展

為支持本港經濟及社會民生穩定發展,特區政府必須着力突破現有發展瓶頸,特別是土地資源上的限制。中總認為,當局可研究各種符合社會整體發展利益的方案,包括公私營合作發展閒置農地、填海建設中部水域人工島、組合大灣區貨櫃碼頭等,全面提升本港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此外,當局亦可探討簡化工廈活化程序、放寬工廈改建或重建限制、長遠拆分「零售」與「商業辦公」土地用途等,多管齊下回應各類工商業用地的需求。

 

除上述建議外,中總亦就人力資源、青年發展以及扶貧安老等議題向特區政府提出意見,冀當局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亦積極優化社會民生政策,為本港長遠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香 港 中 華 總 商 會

            2018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