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對接大灣區規劃準備好了嗎 ?

今天大灣區的發展正是分秒必爭,但令人較為心焦的是,香港似乎仍然準備未足。

 

今年初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着大灣區的發展踏入新的里程碑,並已進入關鍵全速起動階段。這份重要文件勾劃了一幅宏偉的區域發展藍圖,力爭在四年之內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框架。今天大灣區的發展正是分秒必爭,但令人較為心焦的是,無論是躍躍欲試的港人,或是身負“區域發展核心引擎”重任的香港,似乎仍然準備未足。

 

全速起動爭分奪秒

對於大眾來說,一般對大灣區仍認知不足,無論是對《綱要》提出眾多創新的體制機制,或是近期內地接踵推出多項便利港人到大灣區內城市發展的措施,都未能全面掌握。港府應該有全盤策略,帶領香港對接大局發展,並設立機制與香港各界特別是年青人緊密互動,聆聽他們的訴求和意見。故此,近月我就立法會大會上的《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議案提出修正案時,就特別提出這兩點,這亦是我對由行政長官領導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和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的殷切期望;該修正案亦在不同黨派的支持下獲得通過。

 

其實當局的大灣區網頁已把《綱要》中與香港有直接關係的內容按政策範疇羅列出來,惟大灣區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他城市的舉措和發展與香港互為影響。即使政府網頁已附有內地政府相關文件的連結,但這種電腦程式可以輕易做到的撮要或網上可得的資料,遠遠未能滿足大眾所需。

 

應予港人大局眼界

因此,政府應從香港的角度整合大灣區的最新發展和機遇,特別是對當中的新思維、新體制及新概念多加解讀和宣傳,並且分門別類一站式讓港人、港企輕易掌握。上述的香港角度絕不只是關心直接有關香港的部分,而是要融會貫通,為公眾解讀這些新發展對香港的影響及意義,給港人一個全局的眼界。例如公眾知道粵港澳協力發展創科是大灣區的核心,但有多少人聽過大灣區的新支柱產業是甚麼呢?就是《綱要》提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等發展。大灣區亦會圍繞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以及有序發展“飛地經濟”。不過,這一類有關全局的新發展和新概念均未見宣傳講解。

 

此外,《綱要》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在內地發展,並提出多個青年創新創業的合作基地和計劃,涉及前海、南沙、中山、江門、惠州和東莞等地。然而花多眼亂,能否綜合平台詳細介紹它們的特點和進展,讓香港的年青人知所選擇?在營商創業方面,除了主打的創科和金融,在文創、旅遊、飲食、醫療、安老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亦有數之不盡的商機,有待港府為市民導讀最新的發展和機遇。

 

要有對接全盤策略

經過多方推動,港人對大灣區的認識已有所加深,去年亦有調查顯示,有五成半受訪的香港青年聽過大灣區,較前年增加約一成,亦有更多年青人考慮把大灣區視作未來尋夢的舞台,卻受到不熟悉內地創業環境和法律法規、缺乏家人照應等問題困擾。港府是否應該更積極聆聽他們的心聲,適切為年青人掃除到內地發展的障礙?

 

在政府層面而言,香港需要與大灣區的整體規劃及其他城市的發展對接,涉及的政策範疇橫跨產業、基建、司法法律、保安、人力、教育、社會福利、城市管理和環保等,它們之間更互為關連。例如在創科方面,香港要參與不同的科技創新合作園區、合作發展計劃、聯合創新資助計劃、共建大數據中心,亦要參與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並在金融方面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

 

港府對接大灣區的策略既牽動全局,亦對香港的升級轉型至為重要。例如當廣州、深圳等機場擴建,以及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時,香港如何與區內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以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當大灣區建立緊缺人才清單制度,並定期發佈、拓寬國際人才招攬渠道時,香港又有否全面檢視本港發展所需,吸納充足的科研和醫療等短缺人才?總的來說,港方實需更主動進取,盡快制訂對接大灣區發展的全盤計劃及策略,並適時、適切擬訂相應的政策措施。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