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會長專欄
會長專欄 - 加強頂層設計 深化灣區融合

蔡冠深博士 (第50屆會長) 2018年9月

 

工商界參與區域合作平台不僅有助拓展多元化市場空間,更可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積極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上月召開首次會議,不但體現大灣區建設工作的創新制度安排,也為區域發展規劃制定明確方向。按着“成熟一項推一項”的原則,中央陸續出台多項措施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進一步便利港人港商北上工作和生活。我們期望領導小組研究落實更多措施促進區內要素流動,加快形成共同優質生活圈,長遠引領大灣區成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樞紐。

 

欣見中央統籌灣區建設

大灣區建設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是起點極高的區域發展戰略。我們認為,要促進大灣區各城市的深度合作,必須以嶄新思維突破區內傳統的合作模式限制,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整合粵港澳不同制度優勢。

 

這次中央牽頭籌組領導小組,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多名中央部委,更突破性地讓港澳特區首長直接參與頂層設計,充分顯示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高度重視,相關安排亦有助加強中央部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交流溝通,以一致步調為灣區發展制定具體政策分工,並靈活運用各自制度強項,為灣區發展制訂最理想的宏觀政策安排。

 

便民措施加速區域融合

韓正副總理在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建設大灣區要把握“四個維度”、“五個戰略定位”和“六大原則”,強調以創新驅動灣區發展,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與國際接軌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優質生活圈,為港澳及周邊地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事實上,大灣區規劃細則雖然尚未正式出台,但區域整體發展總綱可說儼然成形。早前,中央陸續出台多項措施配合大灣區建設,包括開放科研經費“過河”在港使用、取消“台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規定,以及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等,為強化港人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和生活提供具體支援措施,加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於本月正式通車,以及港珠澳大橋、蓮塘香圍園口岸等跨境基建項目陸續開通,將進一步形成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便利區內人流物流無縫對接。

 

此外,領導小組亦表示將積極研究減低區內手機漫遊費用、簡化港澳居民於內地銀行開戶手續、實現跨境電子錢包互通等,進一步促進區內人才、資金、信息等自由流動,實現“9+2”城市群深度融合。在這基礎上,我期望領導小組能進一步探討推出更多便民措施,包括研究放寬港商的市場准入條件,並落實“港人港稅”、“專業資格互認”等安排,吸引更多香港專才前往大灣區經商就業。當局亦可考慮於區內主要城市推動成立港式醫院和學校,甚至探討興建國際級的醫療護理試驗區,透過與香港頂尖的醫療機構及高等院校合作,加強區內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和國際認可,為灣區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總括而言,工商界參與區域合作平台不僅有助拓展多元化市場空間,更可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積極作用。正如上月在“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上,來自政、商、學不同領域的嘉賓講者均提到,大灣區兼具金融、先進製造業、航運物流、專業服務以至創新科技等多重產業優勢,可擔當驅動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港澳特區擁有“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特別是香港與國際市場高度聯繫,更為大灣區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及邁向全球市場提供重要契機。我期望香港各界抓緊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及本港經濟開拓更多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