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會長專欄
會長專欄 - 冀施政報告加強業界支援

蔡冠深博士 (第50屆會長) 2018年8月

 

期望當局因應近期中美貿易爭議情況,為受影響港商提供適切支援,促進本港產業邁向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

 

行政長官正就新一年《施政報告》進行公眾諮詢,中總早前亦向特區政府提交意見書,期望當局因應近期中美貿易爭議情況,為受影響港商提供適切支援,促進本港產業邁向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特區政府更應積極協助工商界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開拓更多區域合作商機。

 

加強扶助本地企業發展

中美貿易糾紛持續升溫,香港業界亦開始感受到威脅,估計對本港轉口貿易、航運物流以至金融保險等產業的影響將逐步浮現。面對貿易戰可能造成的訂單損失、成本遞增、銀行信貸趨緊等風險,流動資金相對緊絀的中小企更是首當其衝。本會建議施政報告考慮推出“中小企特別應急基金”,為受影響港商提供低息甚至免息貸款擔保,並優化現有“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例如延長“特別優惠措施”申請期、調低擔保費用、與銀行協商放寬申請批核和簡化索償流程等。

 

為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期望特區政府除繼續鞏固本港金融、旅遊、仲裁及專業服務等傳統優勢產業外,也要大力發展創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特別是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為本港經濟升級轉型提供契機。本會期望特區政府鼓勵更多私營機構加大科研資源投放,包括增加中小企研發開支免稅上限、為企業聘請海內外科技人才提供資金補貼,長遠更要進一步提升本地研發開支佔生產總值的比例,收窄與其他創新發達地區的差距。

 

積極融入大灣區規劃建設

國家近年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本港經濟及工商企業帶來前所未有新機遇。我們建議特區政府能因應香港的產業優勢範疇,與大灣區相關部門進行緊密協調,例如成立“大灣區金融管理局”,並研究在區內實行“在岸”及“離岸”賬戶雙軌模式、建立人民幣雙向流動機制、構建灣區電子支付平台等,讓香港的金融及專業服務等優勢行業能發揮功能作用,協助業界進一步拓展灣區發展商機。香港及深圳政府亦可考慮設立“創新科技管理局”,加強兩地創科領域合作,並探討將香港知識產權保障制度逐步於深圳以至整個大灣區落實執行。

 

要有效實現灣區協同發展,本會認為特區政府應積極爭取由國務院牽頭與粵港澳政府成立高層次“領導協調委員會”,廣邀專家學者及業界代表為灣區整體規劃出謀獻策,再由委員會下設的不同專責辦公室執行相關政策倡議,讓粵港澳三地可探討更多嶄新模式推動產業發展。本會亦期望施政報告考慮出台更多便利港人往返灣區工作及生活的措施,包括落實“港人港稅”安排、放寬私家車跨境牌照限制、推動高鐵票全面電子化、擴展“長者醫療券計劃”範圍至大灣區等,構建區域共同生活圈。

 

拓展多元市場發展空間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獨特優勢,金融及專業服務亦與國際高度接軌,有力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基建融資、項目營運管理、市場國際化等配套服務。特區政府可加強聯繫絲路基金及亞投行等區域金融機構,並與內地協商擴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區域金融樞紐及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此外,香港亦可發揮聯繫內地與東盟的樞紐角色,透過去年簽訂的《香港 — 東盟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與東盟深化合作,例如推動在當地興建香港產業園,並爭取更多東盟成員國支持本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全面擴大香港商品及服務貿易的市場網絡發展。

 

總括而言,本會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能提供更多促進本地產業多元及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協助港商企業抓緊國家發展機遇、拓展更多海內外市場,以應對外圍不明朗因素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