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0月
用铁闸说好城市故事

没有你不能做,只有你不敢想。要求商店借出铁闸作画,用来记载城市故事?如此看似无助生意的举动,却真的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最錙銖必较的香江街头。

 

相比起放置於守卫森严的教堂艺廊,艺术渗入街头更显可人可亲。所以街头彩绘涂鸦从来不是新鲜事:德国柏林围墙“东边画廊”固然世界知名,甚至像首尔梨花洞、重庆黄桷坪,或是台中彩虹眷村,本来平平无奇的寻常地,经过彩绘加持,一样可以成為游人争相到访的打卡热点。

 

恍若午后的一杯红茶与几片曲奇,街头彩绘存在於水泥钢筋森林之中,足教都市人暂且停下匆匆步伐,聆听城市回声。香港青年艺术协会总监曾慧敏深明此理,遂带领协会推行“城市闸誌”社区艺术计划,实行将店舖铁闸权充画布,记录香港故事,留住集体回忆。

 

无心插柳 闸上作画

曾慧敏透露,“城市闸誌”的概念,是由香港青年艺术协会主办的大型艺术展览脱胎而来。2016年在机构安排下,几位艺术家於土瓜湾的店舖铁闸上绘画,活现区内故事。由於反应良好,曾慧敏与机构团队认為类似的活动可尝试扩展至全港,“城市闸誌”社区艺术计划因而逐渐成型。由2017年起,计划遍及多区,艺术团队已在深水埗、湾仔、佐敦、鰂鱼涌等九区创作了83道铁闸画作。

 

绘画铁闸的创意可以天马行空,但涂抹色彩前的準备功夫则必须按部就班。曾慧敏说,“城市闸誌”选定区域之后,必须先与专业人员确定该区主题。“就像深水埗,许多人联想到饮食,但我们经过研究得知它曾经开满製衣厂,又是不少成衣原材料集中地,故决定以製衣為该区主题。”待决定主题后,才与团队落区物色可以合作的店舖。

 

靠意念成画 凭经验做事

“团队女成员与店主洽谈通常较為顺利!”曾慧敏笑指,团队多年实战已累积不少经验,例如在旧区向地舖店主要求绘画铁闸,女成员的成功率总是较高。当然,她不讳言也有不少店主对计划完全不感兴趣,立时被拒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因此,团队也学懂了靠地区组织帮忙说项。“例如在佐敦我们会联络玉器商会帮忙。”有了“地头虫”协助,事情方能水到渠成。

 

当万事俱备之后,只待委派合适的街头艺术家在闸上作画。曾慧敏坦言,绘画内容不是随心而為,他们盼望画作能带出地区店舖特色,更尽量希望把店东容貌绘上。“店舖日间要营业,艺术家每每只能在深夜待店舖关门后方能作画。”曾慧敏补充,喷画通常一两晚可完成,绘画则要叁至四晚。

 

闸上画作有故事,成画背后却难免有事故。“城市闸誌”闯荡街头多年,试过有店舖答允合作,本已即将事成,店主却突然因风水问题而拉倒。但曾慧敏说,也试过有店主夜晚煮糖水慰劳艺术家,亦有艺术家与店主成了好友,计划完成后还不时到店舖帮忙。这些意外的缘份与人情味,也构成了他们回忆中的一块重要拼图。

 

画铁闸只是第一步

"城市闸誌"也曾举办过导赏团,邀请区内街坊担任导赏员,冀透过道道铁闸串连起多团别具特色的本地游。他们也想到店舖日间营业,铁闸若只能夜晚露脸?实可惜。於是团队设计了手机应用程式,让公眾即使在没有导赏团的情况下,仍可自行透过AR技术欣赏到画作,了解到背后故事。

 

在曾慧敏与“城市闸誌”团队眼中,绘画铁闸其实只是第一步。由彩绘引发出不同活动,使港人更加留意自己身处的社区,促进本地游,继而带旺社区经济,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期盼,路人哪怕摩肩接踵,行色匆匆,也有机会张开心灵,细赏城市。图像无声,观者有情,缘分就是始於街头的一闸色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