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osition Paper
對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的意見

此意見書已於2023年4月21日提交予最低工資委員會。

 

月前端接最低工資委員會來函,邀請本會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提供意見。本會特此收集會員對相關課題的看法及觀點。茲將意見綜合如下,謹供最低工資委員會參考。

 

維持“兩年一檢”安排

現時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檢討每兩年進行一次,過程涉及審視一系列數據指標、勞資雙方討論、公眾諮詢和法例審議等多個不同程序,由蘊釀到最終落實差不多需要一年時間。在新的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正式生效後,企業也要時間就僱員薪酬開支、人手調配、業務安排等進行調整部署。因此,“兩年一檢”安排對企業而言也是相當緊迫。

 

坊間有意見提出將檢討周期改為“一年一檢”,本會認為在實際操作上並不適宜。在現行“兩年一檢”安排下,企業實際上仍在適應新的最低工資水平調整安排之際,已要開始着手處理另外新一輪開展的最低工資水平檢討工作,根本沒有充足時間去全面評估每次最低工資調整對其業務部署、人手開支等方面的影響;尤其是本港大部份中小企規模普遍較小、利潤微薄,進一步縮短檢討周期只會加重中小企的經營和人手開支負擔、增加行政費用,長遠削弱他們的營運和競爭能力,增添營商環境不確定性。

 

根據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在2022年5至6月的統計期內,只有11,700人賺取法定最低工資,佔所有僱員人數0.4%,遠比2011年5至6月最低工資剛實施時的180,600人(佔所有僱員人數6.4%)為低,引證了法定最低工資機制成功為基層員工提供保障,達到防止工資過低的設立原意。此外,本港失業率正處於3.3%較低水平,基本反映全民就業情況,各行各業均積極提高工資增聘人手。本會並不認同只為少數賺取最低工資的員工而進一步縮短檢討周期,反而令企業增加經營開支,此舉並不合符經濟與社會效益。

 

事實上,若推行“一年一檢”,在釐定相關數據指標時恐怕只能參考一些短期影響經濟的因素,反觀在現行“兩年一檢”安排下,當局可詳細考慮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宏觀經濟數據,以及營商環境發展趨勢,令釐訂最低工資更能反映實際情況,更好顧及勞資雙方權益。

 

保留現行檢討方式

現行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乃社會各界經過長期討論和深思熟慮達成的結果。最低工資委員會負責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檢討工作,成員來自勞工界、商界、學術界及政府官員,擁有不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透過分析多方面的調查研究資料及數據,以及諮詢社會不同界別的勞資團體、組織及個人的意見,向特區政府作出建議。相關檢討流程多年來行之有效,在平衡低薪職位工資及維持本港營商和經濟發展亦取得相當成效,本會認為現行檢討方式並不需要作出修改。

 

對於有勞工界提議每年按通脹等特定指標讓法定最低工資水平自行調整,本會認為相關建議只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基礎,缺乏前瞻性或對未來經濟前景的充份考慮,以此釐訂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並不恰當。事實上,在現行檢討機制下,當局除考慮本港就業情況、工資增長水平、通脹數據等微觀因素外,也會關注環球形勢、營商環境以至社會民生的轉變,有關方式相比只參考個別歷史數據指標作調整,更能反映當時的勞工市場供求等實際情況,更有效應對經濟和社會環境變化。

 

總結

近年,本港企業所承擔的勞工開支已越來越高,加上經濟和營商前景不明朗因素增加,企業經營已愈見困難。面對經濟與社會大環境各種挑戰,本會認為改變任何勞資政策和機制,必須在保障僱員權益的同時,平衡僱主的承擔能力,只有讓企業維持正常經營運作,才能為市場提供足夠的就業職位。

 

現時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行之多年,運作良好,為防止本港工資過低、保障低薪職位、同時確保不會嚴重損害勞工市場靈活性提供保護屏障,勞資雙方亦已適應了相關安排。本會認為,保持現行檢討機制是最為合適的安排,貿然改變只會為人力市場供求增添不確定因素,特別是縮短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檢討周期不僅勞民傷財,更會增加企業在人事管理和行政成本負擔,也對維持本港穩定營商環境和經濟競爭力構成影響。